在这朔风盛雪的日子。看着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武林,我心中蓦然泛起二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武术热,这两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降温,其退烧的步伐,不亚于它当年的蹿红。而证明退烧的明显表象。就是曾经武风炽盛的武馆武校,多数入不敷出,濒临歇业,正在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任我们多么惆怅,多么不甘心,我们都无力回天。市场经济以它铁的手腕,落下了武术市场的大幕,它面无表情。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我们没有抱怨的理由,因为前因后果,责任原本在我们自己。武术之所以有今天,是我们忘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忘记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时光不会倒流。 我们忘记了前代先进不可避免地要被新时代比照成落后,前代的进步不可避免地被新时代比照成愚昧。一如木犁蚌镰之于铁犁钢镰,一如干戈于火枪。我们固执地认为,就武术文化来说,前人的架构尽善尽美,前人的成就无法超越,因此只有继承复制,不能发展创新。 我们因此瞧不起所有后来居上的后来者,瞧不起一切新兴的武术文化,无论它是中国本土的还是域外的,无论它的学术多么科学生命力多么强大。 我们瞧不起一切现代派武术,一如木犁瞧不起悬耕犁,古弩瞧不起AK一47。 我们忘记了历史文明属于它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是与之相应的历史文明赖以生存的土壤。历史环境一如古代的罗布泊,历史文化一如当年在罗布泊兴风作浪的鱼。在上个世纪,罗布泊还是水乡泽国,是鱼的天堂。仅仅几十年的光景,再看罗布泊,已是恍如隔世——漫天的风沙,取代了浩瀚的湖水,踩着鱼的骨骸散步的是野骆驼和野驴。 我们无视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坚信产生于中国十六世纪时的武术文化,不但适应于21世纪的中国,而且适应于21世纪的世界。我们的引经据典。我们的振振有辞,我们坚信古老的武术前途无量。一如努力论证数百年前生活在罗布泊的鱼,不仅如今依然幸福无比地风光在罗布泊,而且终将繁荣昌盛在撒哈拉大沙漠。 这些虔诚的古武道的信徒,坐在21世纪船上,却凭着陈旧的刻痕去寻求古老的宝剑——据说它削铁如泥。这些虔诚的古武道的信徒,长着21世纪的脚丫,却硬要去穿16世纪流行的靴子,因为传说那靴子能使人健步如飞。当那神奇的靴子装不下他的脚丫时,他宁可削掉自己的脚趾。也不肯委屈他的宝贝鞋。 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然而谁都无法否认,21世纪的中国,确实充斥着这么一大群刻舟求剑切足适履的人!而且正是这样的一群人,肩负着让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世界的重任。 后果可想而知,——循着古老的刻痕。他们没有寻回失落的珍宝,套着古履的伤残的脚步,更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行动了,努力了,尽力了,最后。失败了。 武术是一种文化,和汉语汉字拥有同一属性。中国古代的汉语,我们称之为古文,称之为文言文:中国古代的武术我们称之为古拳,称之为传统拳。在2l世纪的今天,如果有人想取消现代汉语取消白话文而恢复古汉语恢复文言文,我们一定会说它愚不可及,白日做梦,那么,对于中国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那种一心要用古代武术取代现代武术的思想行为,那种一心要让古代武术称霸于21世纪世界搏坛和体坛的思想行为,怎么就没有人说它愚不可及、白日做梦呢? 笔者看到,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武术运动,如今其实已经日薄西山接近尾声。这不是传统武术的失败,是武术复古运动的失败,是学术倒退行为的失败。这样的学术运动注定要失败,他不可能不失败。为什么?因为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可逆转,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文化不会开倒车!复古拒绝未来!所以复古没有未来!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国家因复古而强大,还没有哪门学术因复古而长足发展。复古注定没有前途,没有出路。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