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使我们祖国独一无二的一门传统体育竞技项目。
    武术的最高境界只有一个——技击。
    武术,乃技击之术也。
    过去又曰:拳术者,乃杀人良方也。
    这是古老的中国过去的说法。
    今天,我们乃赋予了现代武术以新的内容和定义。
    武术再不仅仅是技击之术,更兼具有它的健身、防身、强身健体作用。除此之外,它也是一门竞技之术。可以参加比赛,走向赛场。它同时还有另一层至高无上的境界,那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即表演——武术表演。一种美和力的展现,一门欣赏的艺术。
    在某种意义上,武术成了人们赏心悦目的一个项目。它展现了美,体现了力。武术特有的动作,是美和力的特殊体现。它构成了漂亮优美、潇洒飘逸的武术套路表演和优美画面。
    看好的武术表演,是一门至高的艺术享受。它把中国人的唯美艺术和人体健美之术融会于武术表演之中,是人们在观赏它的技击之外,更多地去欣赏它的至尊至美的唯美艺术表演。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以及外长兼副总理陈毅多次出访就经常带武术运动员进行武术表演。除了它对古老的中国功夫、中华武术的宣传外,又向世人展现了神秘的东方技击术和东方艺术表演之美。同时它又是周总理、贺龙副总理、陈毅副总理外交手段的再现。周总理便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爱美的中国人的典范。这不仅仅是周恩来总理青少年时期拜师学过武,更重要的是武术之外的美的艺术和外交、健身、向世人所展现的中国独有的武术瑰宝的魅力。目前,武术竞赛和武术表演走向奥运,指日可待。此文作为抛砖引玉之作,有待众位专家和圈内人士共同探讨。
    中国武术门派林立,查、华、炮、红四大拳种传人遍布祖国东南西北各个角落,加之太极、形意、八卦,北推少林、南尊武当。中国武术派系之全,拳种之繁,可谓包罗万象。
    从古至今,从戚继光戚家军习武兴兵,抗击倭寇;到岳飞岳武穆习武强军,精忠报国,中国人爱武习武愈热尤烈。
   [page]     过去人讲,花架子,臭功夫。是说武术的真功夫不在于摆花架子,好功夫不耐看。又有人说,武术乃花拳绣腿是也。
    实际上,至善至美的中国国术——武术,其实也包含功架、人体的协调性、力的顺达、架式的漂亮周正,含有赏心悦目的意思。在孩题时代的青少年中,对其肌肉、骨骼的发育,以及良性训练对其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昔日,武术仅仅是为防身、抗暴、用于技击。甚至最早是为了猎兽,是人们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搏斗中逐步完善的一门技艺。甚至有一种说法,是说武术最早是人们的一种玩乐,从玩开始,逐步演变为一门竞技项目。古老的一种说法,就把武术叫作玩意儿。玩意儿,一般指绝技、神秘、独门、稀少、古老之意。把武术叫玩意儿,把文物也叫玩意儿。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价值越来越高,健身、自卫、用于军中,用于表演、用于外交。
    暂且不说武术的实际技击作用以及对青少年能力的培养,青少年长成人之后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等。单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有一武术格言讲得好:低头猫腰,拳艺不高。举此一例乃说明武术与美与身体协调及技击的连贯作用。低头猫腰不光看着不漂亮,而猫着腰,手、眼、身、法、步,精、神、力、气、功,配合不到一块,岂有高的武艺。击一拳,低着头,手到眼不到,无目标,诚所谓误打误撞。或者,眼到神不到,无精无神无意,岂有力的技击和实用价值。
    过去讲,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耍把式;能说能练,乃所谓真把式。今天讲,能说能练又能写是为百把式。这是我国武术界元老、中国武术八段位获得者、中国首届武林百杰中的武林老前辈张桐、徐雨辰等在国家体委座谈会上提出的至理名言和终身习武总结,也是我们今天武馆、武校和练武弟子们的奋斗目标和力能达之最高境界。今天,我们各个武馆、武校的练武弟子们以及社会上的习武青少年,能说能练又能写者亦大有人在,且正在走向普及。
    多少武林名宿和武林老前辈早已达此境界,吾辈青少年更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36年中国武术走上奥运会,张文广、温敬铭、刘玉华等武术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武术表演,已经去世曾随队前往36年德国奥运会的金立贵老前辈在世时谈起武术走上奥运一事,每每喜气洋洋、喜形于色、斗志昂扬、精神焕发。
    今天,吾辈更应为武术走上奥运而鼓与呼。
    二十世纪末,国家体委经过统计和预测,我国武术教练仅有50万之数,待到21世纪初,我国急需武术教练300万以上。目前,中国武术即将走上奥运,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武术热即将兴起,武术热潮必将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作为武术发源地的中国,除国内急需大批武术精英之才和武术教练之外,武术向国外普及也是大势所趋。
   [page]     笔者曾从北京武术院院长吴彬处获悉:中国武林四杰之一、北京原武术队全国武术赛五连冠、中国十大中华武星之首李连杰、中国武林四杰之全国武术冠军王建军(中国武林四杰另两位是西安中华武林王子赵长军、南拳王——广东全国南拳冠军邱建国——已去世,令人遗憾。特在此静默三分钟,作深深怀念之。)、八卦掌、太极拳全国冠军戈春燕、全国武术赛女子全能冠军郝致华、全国女子剑术冠军李霞,这一批李连杰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北京武术院院长吴彬的高足,几乎全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任教。
    相对比较保守的陕西,同批全国武术精英、中华武林四杰之国际国内武术赛十连冠获得者赵长军,曾走访四十余个国家,最后,留在了陕西,创办了中国西安赵长军武术学院。为武术走向奥运,兴武办学,不遗余力地在奋斗着。他的师姐、全国翻子拳六连冠得主、被日本人誉为“武术魂”的楚凤莲、师妹,全国规定拳、枪术冠军张仙萍、与他一同获全国对练金牌的肖关纪、罗卫都留在了国内,为中华武术走向奥运在不断努力着。
    过去,中国人讲,看不如练,练不如战,战不如杀。讲究上马杀敌,下马擒贼。而今天,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除武术的竞技作用外,更多的是现代健身,大众体育运动。只有把武术普及化,更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才是武术发扬光大之真谛。武术是一项简易运动,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不受条件环境限制,及易普及。只有使武术在我们古老的国土上生根、开花、结果,才能更进一步为武术走上奥运,普及于全人类,让武术之花开遍全世界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国家历来很重视武术和体育锻炼,中国武术正在走出低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武术健身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长拳、太极拳等武术对健身的作用自不必言,除中老年外,青少年更是习武强身的极佳年龄。中国武校这几年正在兴起,加之数千年中国文化积淀深,武林名人多,各级武协越来越重视武术,群众习武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更应重视和珍惜今天这一切。
    如何发扬光大中华武术,除国家套路外,从武术老前辈手中学得更多的武艺绝学和武术套路,一者,使中华武术之艺流传下去,二者是中华武术代有传人,三者应戒除武林门派之争,戒绝窝里斗,天下武林本一家,只有同心同德,精诚团结,才能使中华武术之花开遍天下。
    毛泽东主席年轻时说过: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今天,中华武术的发展,只有靠我们,靠我们千千万万武林后辈、武林后学去努力,去奋斗。承前启后,付出心血。只要我们努力了,尽力了,我们临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心无愧的对这个世界说:我们来过了,我们尽力了。我们问心无愧,我们死而无憾。
    纵观祖国大地,目前全国武术院校林立,正在方兴未艾之际,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各类中华武校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而兴学办武校者,无有不爱其武技的。正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page]     办教育,兴武学,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武学兴、中华兴。这也是中华武术之兴的关键力量所在和强有力的后盾。只可惜当前一般的武术院校,仅仅只起到个武术扫盲作用,其中也不泛埋头捞钱者,真正献身武术事业和真正的武术尖子人才,寥若晨星,寥寥无几。中国武术运动实际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接不上茬的阶段,真正要具备冲击和上奥运的实力,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全体武林界同仁以及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和政府机构、各界媒体的大力支持,全民皆兵式的大型宣传攻势和全民齐动员的运动,真正掀起一个国内武术热潮,冲击奥运,是中华武术、中国武术项目实实在在的走上奥运。
    国内武校林立,急需大批精英武术教练,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提高办学质量,选拔顶尖人才是关键所在。并逐步使之四面开花,遍布于地,遍及全球。先国内、后国际,使武术人才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使武术之花开遍世界大地。
    武术运动作为一项独有的运动竞技项目,自然有它的归属和其运动规律。昔日武坛对一个武术运动员的成长总结了三句话:三年成材,五年成型,八年成器。培养一个真正的武术运动员,有一个过程,但是凭着武术界老一辈武术老师们的传、帮、带和现代中、青年的努力,武术走上奥运我们仍然信心十足。
    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人要有志气,一个队伍要有士气。中国武术走上奥运,已经立项。目前剩下来的是如何加强中国武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基本功训练,为中国武术健儿走向奥运撑腰打气。曾记fu,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前夕,陕西武术专业队的教练兼运动员张桐和武术指导马振邦二人曾立下重誓,陕西队不拿名次二人一起手拉手去跳黄河。正是有这种精神的支撑,陕西队上下一条心,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六。进入了前六名,排在北京队之前。北京队团体总分排列第七名。
    北京出了个全国武术赛五连冠李连杰,西安出了个国际国内武术赛十连冠赵长军,从而带动了陕西武术运动的发展,以后在全国连连夺冠。仅赵长军一人就夺得金牌五十四枚,银牌六十八枚。前些年,北京出了个武状元陈超,陕西又出了个中国武术散打重量级冠军、巨无霸巴特尔。一环套一环,一个连一个,对推动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武术对西洋拳,九局中国以七比二获胜,中国武术再次扬威世界。同时也对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作出了无可置疑的示范典型先例。这几年,中国武术对美、对泰、对越、对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打得不亦乐乎。充分显示了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这不,世界武术散打赛又放在了陕西,这是陕西人的光荣,也是陕西人的骄傲。这也为陕西为武术走上奥运作出贡献提供了机会。
    陕西武术队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出任中国散打队总教练。过去,中国散打界活跃着两位教练,一个是北京的管见民,一个是陕西的张根学,现在张根学做了主帅位置,陕西人应大力支持,全国人都应该支持,因为,在这里,没有北京、西安之分,这是全体中国人的事,也是全世界全体华人的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为张根学报后腰,我们为中国散打队鼓与呼。
    过去,笔者成天泡在武术场上,武术运动员们喊笔者为“武魂”;陕西武术队主教练,全国翻子拳六连冠楚凤莲,被日本人在日本武术杂志上誉为“武术魂”;陕西原体委副主任、西安体院武术教授、电影《少林寺》武打设计组组长、中国武术大字典主编马贤达被日本人在日本武术杂志上称为武术“祖师爷”;西安体育场武术总教练、武当武术大师、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表演、受到毛主席接见、武技受到陈毅副总理肯定,国家体委特批中国十大不退休教练、中华武术四大台柱之一(其余三人为北京李天骥、河北王子平、湖北温敬铭),被马贤达题字誉为“中华武林百杰,关西武术巨匠”。那麽,陕西武术掌门人、中国散打国家队总教练张根学呢?陕西武术队总教练、武术套路陕西第一把交椅、中国武林第一人、武林王子赵长军呢?依笔者看,中国诗词界,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那麽,张根学应该称为“武圣”,赵长军应该称为“武仙”。以此两人在陕西武术界和中国武术界的贡献,我看,应该是当之无愧。
    昔日辉煌去矣,枉留回忆在人间。来日方长,有待后人去努力。前师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既不能忘记旧中国昔日的耻辱,也不能忘记中国武术昔日的辉煌。重要的是,今后的路如何走。原中华武术早日走上奥运,扬我中华武风,壮我中华国威,立中华武术于世界竞技之术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