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 起 “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从3月底开始海选报名,到4月底,已经有近万人报名参赛,比赛6月中旬进行;3月底,对中国武术有浓厚兴趣的普京来到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参观访问,与寺内的高僧谈武论道;而之前,国际奥委会表示,中国武术将作为比赛项目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其全称是“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这些国际重大事件,都让“中国功夫”再次伴着我们的武侠电影撞击着全世界人们的心灵。巧的是,5月1日过七十大寿的武术大师刘敬儒,正好在南昌客座授课。记者于是有幸向这位传说中的武林高手讨教一番—— 中国武术迈进奥运会,我们投入了很大的希望。但同时,也是令我们传统武术界一件遗憾的事。 记者:恭喜,恭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武术终于向奥运会迈进了一大步,你作为一名武林前辈,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刘敬儒:中国武术准备进入奥运会是好几年前的事,但真正启动申请程序则在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作为东道主,日本、韩国曾成功地将国粹柔道和跆拳道安排进奥运会,武术也希望借北京奥运会举办之机一举进入奥运会。中国武术将作为比赛项目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其全称是“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允许我们在2008年,在北京办世界性的武术大会,跟其他的奥运项目没有关系,这次比完了就没有我们了。下次想再有,还得再重新申请再办。尽管武术比赛有别于奥运会其他28个大项的比赛,但这毕竟是武术走向奥林匹克舞台的重大突破。 但同时,武术没有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也是令我们传统武术界一件遗憾的事。中国进入奥运,我们投了很大的希望。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 记者:你认为中国武术2008年之后,还能作为常规项目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吗? 刘敬儒:怎么办呢?我们只有不断去争取,争取机会,申请的力度可以再大些。而且我们碰到的机遇也不好,正是奥运会大砍项目的时候,要加新项目的难度当然更大了。 我想,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不仅是传统武术界的人感到高兴,还能提高全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我们的局面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呢?像韩国的跆拳道,就把我们的腿法发展了;泰国的泰拳是充分利用了武术当中的肘关节动作发展的;日本的柔道是摔跤的组成部分。譬如说泰国,很多人都会练泰拳,每个村庄里个个都会有泰拳比赛。如果在泰国,泰拳打得好,连找对象都要方便些。 日本和韩国,就借奥运主办国的机会,让柔道和跆拳道进入了奥运会。你看,现代柔道起源于日本,是在柔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日本柔术高手嘉纳治五郎综合当时流行的各派柔术的精华,确定以立技、寝技和挡身技三个部分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制定了一套训练方法,创造了柔道。当然,祖先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武术本身一直活在老百姓里面,这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另外还有两个机遇,第一个机遇呢就是1979年,在广西举办了全国武术观摩赛,各种武术像雨后春笋般的,办武馆也很兴起;另一个是开放改革以后,小孩子都会哼哼哈哈的练功夫啊,那个时候街头巷尾不看别的,就看《霍元甲》,人人都会哼两句主题歌呢!我们国内的小说或电影大量传到国外,人家看到中国人都会联想到“功夫”。 我的很多徒弟出国时,只要说声“功夫”,检查人员就会爽快地放行。教外国学生只要会“OK、VERYGOOD、NO” 记者:像你刚刚说的韩国跆拳道,泰国的泰拳,只是用了武术的某一部分。如果要让外国人更了解武术,这个过程肯定相当复杂、相当漫长。刘敬儒:不,不能这样理解! 在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前不久,我就被我的徒弟请去,到了一趟欧洲教课。据说,有一个国家经常在本国举办武术大赛,从小孩到壮年都有,在当地很受欢迎。另外,美国、法国等一些国家,中国人开的武术馆非常多,听说美国就有好几百家中国武馆。“文革”前,各国的中国武术馆,大多都是台湾、香港人开的。因为他们教得太简单,现在各国开的武馆大多是国内培养的运动员。李连杰的好多同学就在美国开武馆教学。中国有三种拳最吸引外国学生,太极、散打、套路。现在,每年体育大学都有很多外国人来学习,学校的贵宾楼都住满了。学校住不下,他们就在北京找当地的名师学。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你会打一趟太极拳,在外国就不会饿死。不然,你就得去涮盘子了。我去外国武术馆上课,经常就是四五十到六七十人一起听。 教外国学生只要会“OK、VERYGOOD、NO”就够了。做对了就“0K!”;做好了就“VERYGOOD”;错了就说“NO”,大家都能听懂。而我很多徒弟出国时,在机场检查护照,人家就问呀,你来干吗?我徒弟不会当地话,只要说声“功夫”,检查人员就会爽快地放行。所以,我认为中国武术不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他们了解、喜爱中国武术的过程并不会复杂、漫长。 记者:这没错,不然《卧虎藏龙》也不会在美国本土取得超亿美元的票房。但是,李安的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是一种融合后东方的文化。武术要被奥运会大家庭接受,恐怕强烈的攻击性得有所改良。 刘敬儒:有一次我碰上一个老人,他是一武术杂志的主编,今年82岁,他对我说,武术是文化,美国的一些大学都成立了武术学院。他要不断呼吁,要把这一意见寄到教育部,让武术教育更加普及起来。 现在的武术单打技术也不完善,也需要改良,这是肯定的。但那要看怎么改良。像现在的散打的观赏性更大,失去了中国武术原有的魅力。要放在原来,对方一抬腿,我就可以横一掌拍下去,立马让他骨折。当然,这放在奥运会比赛肯定不行。所以问题是,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又不会有太强的攻击性。这就需要众多的传统武术名师跟武术研究机构共同研究。 我是从20岁左右开始练武术的,这也是我一生的一个遗憾。我第一位正式的老师是骆兴武先生,人送外号“黑旋风李逵”。 记者:听说你原来还是校篮球队的,练武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 刘敬儒:我是从20岁左右开始练武术的,这也是我一生的一个遗憾呀。 我老家在河北省高阳县,高阳县与蠡县、任邱、白洋淀毗邻。著名的“高蠡暴动”、“平原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红旗谱”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既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也是河北省著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武坛上绵拳、翻子拳的发祥地。每到春节都有不少人来献艺,尤其是拿着大糖葫芦的小丑能在腿上绑着高跷飞过两层多高的板凳呀,我现在都还记得。 1946年全家来到了保定,住在东街县学胡同,附近有一所武馆。每天放学后,一位瘦高个的中年汉子教一些孩子练武术。那时我刚从乡下来,也怯场,虽然心里喜欢,却也不敢跟着别人练,只是在旁边看着,一直看到家里的大人来喊吃饭。打那时起,我就特别想学武。 不久我们全家又搬到了北京,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看武侠小说的,成了名副其实的武侠小说迷。什么郑证因的《鹰爪王》、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朱贞木的《血涤寒光剑》、王度庐的《铁骑银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都看过了。可看的时候呀,也怕家长骂,所以只好晚上偷偷地点着蜡烛,趴在被窝里看,有的时候一看就是一个通宵。在北京的时候我喜爱篮球,所以,考上了二十六中,加入校篮球队。 记者:看来你还真是一名武侠迷,可你又是怎么拜上师的呢? 刘敬儒:也是机缘巧合。我第一位正式的老师是骆兴武先生。 我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不过,巧的是我教的学生当中有个叫骆燕茹的,她是著名武术家骆兴武先生的女儿,因此我得以认识了骆先生。我拜了骆先生为师,跟着他学形意拳和八卦掌。这位骆先生是八卦掌大师程华廷的弟子李文彪和形意拳大师李存义弟子郝恩光的高足。骆先生高大魁梧,黑脸膛,待人诚恳、豪爽仗义,所以人送外号“黑旋风李逵”。 因为骆先生有名,当时被聘为黑龙江省于省长的家庭武术教师,教省长的子女。1930年,沈阳举办了东三省武术擂台赛,骆先生荣获第一名。辽沈战役后,骆先生定居北京,1949年成立兴武国术社。我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去兴武国术社练功。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系统地受过篮球训练,学习拳术动作就又快又准确。 我学武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武术前辈的教诲、指点。比如,我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尹氏八卦掌传人何忠琪老师,何老师的功夫在尹门中是公认的“好”。但可惜的是,何老师在“文革”中吃了不少苦,浑身是病,很多套路都忘记或练不了。何师母人也很好,她是个小脚老太太,脸上总带着笑,说话声不高。我常听她讲她婆婆的功夫好,“能盘腿坐在床上,用小脚扇人嘴巴……” 练武术当中,是有轻功一项的。练武术与从事其他的体育项目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曾经有专业队训练过。 记者:这简直就像“听电影”!事实上,我们对武术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与你相似,来自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练武术真的可以飞檐走壁、点穴制敌? 刘敬儒:点穴这功夫是没有的。不过,练武术当中,是有轻功这一项的。像原来农村两米左右的矮房子,练得好的人可以一跃而上。如果,有几丈高的话就要借用“飞爪百练索”,往墙头一丢,套稳后拽着绳索脚蹬着墙面也能轻松上去。原来的武侠小说,与真实的武术比较接近。现在不少小说当中的主角,几个月就突飞猛进、打通七经八脉,是不可能的。大家不是说了嘛,现代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记者:刚才你提到,打篮球对于你练武有很大的帮助,那练武术对其他的运动会有所帮助吗? 刘敬儒:说起这件事儿,我想到小时候看的一本小说,说的是孙悟空与猪八戒来到现代社会上了学,他们一边上学一边用法术、武术做了好多事儿,真是有趣。不过,这本书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是作者想像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但现实中,还真有相似的例子。 记得,“文革”前齐齐哈尔有一支专业的冰球队。冰球运动南方见得少,打冰球时球员的冲撞十分激烈,不经撞的球员肯定不行。所以,他们请了一名形意拳的武术教练,一边练球一边练武术,增强防护与攻击能力。据说,这支球队的成绩提高得很快,可以跟人高马大的外国人直接冲撞。 记者:这更加神奇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武术用于篮球、足球这样的运动当中呢?说不定哪天,我们的国足也能“笑傲江湖”了。 刘敬儒:(哈哈……)理论上来说,不是不可以呀。 不过,这里面还牵扯到体育精神与道德的问题。所以,应该怎么办还真不好说。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