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马海龙直言焦作交流赛

2005-10-18 09:22|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867| 评论: 4

  参加完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一向很有见地的马海龙先生说他这是第二次参加焦作的活动,这次比上一次有了很大改进,这是可喜的,同时他也对这次活动提出几点良性建议。

  首先,他认为举办方应该更加突出和围绕太极拳这个中心,始终不能偏离。

  “开幕式很隆重,但是却很随意地把一些太极拳名家安排在观众席,并不是我们不能坐在观众席,而是这样的一次太极拳活动,应该更加突出太极拳,更加尊敬太极拳名家。”

  其次,马海龙认为,举办这样大型的太极拳活动目的之一,无疑是为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讲,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拳的参赛者应该是这次活动的主角,“但是现在,似乎没有太重视他们。比如名家讲座,来听课的人全部坐在地下,显然没有得到妥当的安排。”

  马海龙说: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很有文化层次的传统瑰宝,我们应该善待她,不能有丝毫的功利主义色彩去利用她。我们应该真正达到举行这样的大型活动的目的,那就是使远道而来的太极拳爱好者能够不虚此行,有所收益。”

  在8月22日举行的名人名家联谊会上,马海龙先生也提出了许多自己对太极拳发展现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当前太极拳界“应该着重研究两件事:一是治学,一是育人。”马先生生长在太极世家,做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的后人(外孙),他谦虚地说自己“严格地说来只是刚入门的人”。他认为在治学方面“一要研究太极拳传统理论到底讲些什么?现在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不多,加起来11—13篇,究竟能有多少人在读?太极拳传统理论别看字数不多,但是韭常深奥。中国传统文字就是很深奥,现在真正符合传统理论的并不多,我认为应该发扬传统理论精华。第二要研究太极拳的科学性。就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太极拳。我们不做,若干年后,人家外国人会比我们做得多。太极拳研究不是写一篇文章就行了,要看有没有科学性。直到现在我还认为,下笔是一件最困难的事”。在育人方面,马先生认为“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可我们在国外有很多武术master(大师),我们中国哪里有那么多大师?一些所谓的大师对武术发展起到很不好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讲道德”。

  马先生对目前上海练拳的人群中青年人很少也表示了忧虑:“年轻人即使有时间也去练瑜伽了。我说瑜伽和太极拳根本不能比。但是我们太极拳为什么不能在年轻人中生根?这也是要研究的问题。任何没有青年人参与的事物都是没有希望的。”
1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