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六面力

2010-1-16 08:17|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4889| 评论: 6

什么是六面力?六面力重要吗?

呵呵,在我上高中的时侯就有人在杂志上函授,想学要花好多人民币呢.六面力自然是好东东.在意拳里是非常重要而且基础的,是到达意拳的至高境界浑圆扩大,空洞无我的必经之路,是练习浑圆力的基础.

不要说会浑圆力了.单是会六面力就有打倒现在名气比较大的大师的实力了,呵呵,你是不是不信呢,实话告诉你吧,现在好多大师都没练出来六面力呢,不是不想练,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练.

说了这么多,六面力到底是什么呢?

六面力又叫六面合争力,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同时产生合争力,合争力又是怎么回事呢?合争力就是既有向里合的力,又有向外争的力,打个比方说吧:你手里抱个气球,你向里挤这个球,但又不能挤破,同时又向外拉这个球,但又不能双手拉开让球落下,这样双手既有向里合的力,又有向外争的力.这就是合争力.不知我这么比方大家是否能理解我的意思.

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练六面力没这么简单.

那么练会了六面力有什么好处呢.呵呵,当然可以和大师交手了.当然大师是不会和你交手的.呵呵.

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因这全身都练到六面力的话,各各方面的支撑力都有了.自身稳定性够了.想打倒你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杀伤力已大增,轻轻一拳对方已经很难受了.你有多大的杀伤力,你就能抗多重的拳,对手的杀伤力不如你,自然抗击打能力也不如你,到时侯你就敢和对手换拳了,呵呵.什么是硬打硬进无遮拦,什么是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当你有本钱的时侯你什么都明白了.好比你是个亿万富翁的话,到商场里你就有用看价钱了.呵呵

那么六面力怎么练呢?

呵呵

下回这专门写个六面力的连载如何?

[page]


六面力的求取(一)

上一回我说了一下六面力,大家反响还不错,兄弟我就把六面力的练法说一下,第一步当然是站桩了。

呵呵,我们就先练平步撑抱桩。

平步撑抱桩是意拳的基本桩法,练法如下:双脚分开约于肩宽,以舒适为宜,脚后跟微着地,意念脚后跟踩蚂蚁,不能放跑,也不能踩死,两腿微曲,臀微下坐,意念臀下坐凳子,膝前顶,两腿及裆部意念各夹一球,不能用力夹破,也不能使球落下,腰后拉,意念腰部有一绳向前拉,我腰后拉,与之相争光,两臂抬起,在胸前环抱,十指相对,撑开,两手相距约三,,意念两臂抱一球,左右手指间如有弹簧,两手间抱一球,十指间如各夹一小球,肘下如压木板,下颌微收,如夹一鸡蛋,口微闭,意念牙咬一牛皮纸,微后拉,目视前方,头顶上悬,意念有一绳向上拉,全身放松,如站水中,形松而意紧.

大家是不是感觉好像和别的门派没什么不同,当然外表是好像一样。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意念。

用什么杯子装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装的是水。

刚开始呢我们在这个桩的基础上练,意念两手之间抱了一个皮球,向里挤,但不挤太过,不要把球挤破了。向外拉,也不要两手拉的过大,别把球掉在地上。

如此不停的拉挤,慢慢的两手之间就会有一种拉不开,挤不动的感觉。好像手中真有一个东西一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快的几个小时就可以感觉到。慢的几天或一个月才有。

前提一定要在放松的情况下找,不要累,如感觉累了就放松一下,休息一下。重点是感觉。不是站多长时间。

这是两手之间的感觉,其它部位以后再说。以后全身都有这种感觉。

 

本人文笔一般,可能没有其它兄弟写的好,本人也不是大师,也不会故弄玄虚。但这是本人的体会,只要照这个练都会有感觉,不要因为简单就认为这东西不重要。

 

如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还望各位高手指教。

[page]
六面力的求取(二)

 
放松是意拳的基础,是求取六面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放松贯穿于意拳的练习始终,不仅意拳,其它好多拳种也有强调过放松。
       关于放松的重要性,好多书上都担到过,但没有谈如何放松?怎样才算放松?今天咱就谈谈大师们没往书上写的东西。
       第一步:甩手,甩手很简单,先将两手一前一后高高举起,两臂伸直,然后两臂以自由落体的形式落下,两臂不用力,自然以重力影响落下,如同手里的一件东西,一松手自己落下去一样,这样前手甩到后面,后手甩到前面,两手不停前后甩,以脊柱为轴,身体拧动,把两手甩起来。意念:意想每个手中都拿一根链球,前后甩动。
       第二步:站好平步撑抱桩,两手环抱于胸前,找一伙伴,对方两手托住自己的两臂,自己将两臂放在对方手上,不用力,也不要往下压,公是以自然重力放在上面,这时,对方双手突然松开,自己双臂受重力自然落下,切记:不是你要落下去的,而是双臂受重力自然落下的,一点也不要用力,好像两臂是对方手中的一件物品一样。当每次练习两臂都可以放松的自然落下时,练习下一步,站桩时,两臂仍自然放在对方手上,当对方突然松手时,两臂仍保持桩架,这时的放松才是我们要的放松,能出功夫的松,将这种感觉印在脑子里,慢慢体会,通过两臂找到感觉后,然后延伸到全身,全身第一处都要有这种感觉。
       时上晨练的某些练家,看上去也很放松,软的好像面条一样,练起拳来好像还没睡醒。这种人练一辈子也不过是活动活动身体罢了,有些还头上有大师的头衔,谈起拳来头头是道,在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意,若是要各他动手切磋,就说我们这是健身的,不是实战的,练武嘛,就是强身健体。此等理论上的高手,实战中的孬种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不胜枚举。甚至有人以教人为乐,毁人不倦,我曾见过一位五六十岁的练家,谈起拳来感慨万千,说我练拳光走弯路都走了20年,好像他现在走的就是正路一样。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传统开术不如现代搏击,都是让这种人把名声毁了。
       呵呵,后的废话好像说多了,希望大家好对放松有什么建议大讨论一下。
       下篇我将写一些站桩常出现的感觉和大家讨论一下,如热,冷,麻胀等,并谈一谈对应的原则等。

 

[page]


六面力的求取(三)

 
上一次咱们讨论了一下站桩的放松问题,桩站对了就会在站桩时出现多种感觉。当出现这种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做。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我们要什么感觉,如我们两手意念抱球,两手将皮球向里挤,然后向外拉,如此反复,慢慢两手这间就会有一种拉不开,挤不进的感觉,感觉两手之间真的有东西一样,这才是我们要的东西。
       现在我们说说站桩中出现的其它感觉,如热,冷,麻,胀,酸等。有人专门写过此类文章,研究热是怎么回事,冷是怎么回事,从生理,病理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在此就不多废话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统统没用,这些感觉与实战无关。热的怎样?你能烫伤对手吗?冷了又如何?你能把对手冻住吗?至于麻,胀,酸等更是与实战无关,这只是在练拳时自然出现的罢了,有就有了,没有就没有,不要管他,比如你家有个灯泡,你的目的是让它发光,但你发现,它发光的同时还发热,但它发热对你来说就没多大用了。所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体会两手之间的感觉,拉不开,挤不动。切记: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一切顺其自然,可怜不少练家刻意追求热冷之类的东西,还自以为深得武术之精华,孰不知扔了西瓜瓤,专啃西瓜皮。
        另外,练拳时累了怎么办?有不少人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而意拳恰恰相反,意拳是在轻松自然的情形下练出功夫的,累了就不练了,休息一下再练,站桩不是要看一个人能站多长时间,重点是桩架对不对,感觉对不对,对的话再延长时间,一旦累了马上休息,不再练,因为再练下去不会长功夫,还会更加疲劳,不是意拳所追求,意拳不是出大力,流大汗才能练出来的功夫。意拳是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练出来的,凡是刻意追求的东西统统都是假的。
        现在我们谈了站桩时两之间的感觉,下一篇我们讨论一下全身各部位的详细意念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找双手之间的感觉。为以后全身整体的意念打好基础。

 

[page]

 

六面力的求取(四)

      上次谈到两手之间的感觉,但是公有两手的感觉是不够的。意拳是一种整体运动,使自身的每一部分都团结起来,为同一目地的统一行动。

       下面我们谈谈意拳的整体运动,如果两手之间找到感觉,就要将这种感觉延伸到全身,全身都要有争力。先从脚下说,两肢相距约与肩同宽,其实两脚相距多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舒适自然,自己感觉最全适,最舒适,最自然,最放松,这距离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同样,两脚是平行还是外八字也不重要,最合适的角度就是最舒适的角度,意拳对外形没有严格的要求,要求的是内在的意念,只求神意足,莫求形骸似。全身都是这样。意念两脚后跟各踩一只蚂蚁,不可踩的太重,踩重了就把蚂蚁踩死了,也不可踩的太松,太松了就把蚂蚁放跑了,屁股下面好像有个凳子,轻轻往下一坐,下的同时两腿自然就会微微弯曲,两膝前顶,两腿和裆部各夹一球,腰好像有个绳子向前拉你,你的腰后拉与绳相争,两臂抱于胸前,腋下意念夹一弹簧,怀内抱一球,两手之间抱一球,十指相对如有弹簧相联,肘的夹角成纯角,只有成纯角才有支撑,如成锐角就扁了,没了支撑,要撑圆,人好像站在温水里,水上浮有木板,两臂放在木板上,下颌夹一个鸡蛋,头顶有一绳向上拉,与屁股下坐形成争力,此争力主要是拉伸脊柱,上下之争为主,这是最主要的。

       练习平步撑抱桩,先从手上练起,国为手上最易找到感觉,找到感觉后,延伸至全身,以上下之争为主。

         意拳虽然是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练出来的,但不代表练意拳不累,其实练意拳也会很累,如果累了就休息,最好别等累了再休息,如果练半个小时累的话,练个二十多分钟就休息。

      另外,不要认为站桩是站那不动耗时间的,其实意拳既不耗时间,累了就歇。也不是站那一动不动,意拳站桩一直在动,刚开始动的副度大一些,找到感觉后,动作越来越小,小的看不出来在动,但自己知道动,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

     这次我们谈了全身各部分的意念活动,下次我们谈一下,这些感觉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找这种感觉。

 

[page]

 

六面力的求取(五)

       上一次我们谈了平步撑抱桩全身各部位的意念,ceipi网友问道有感觉了有什么用?在此说明一下。

        当我们找到感觉后,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感觉,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沉实,可能在其它派里内力或气感,意拳里叫做活,这种活是意拳杀伤力的根本,如同有人做伏卧撑一样。

        普通人练拳通过负重训练,增加杀伤力,练的是举重若轻,意拳却是从无中生有,轻里求重。

       有网友可能怀疑,这种与其它训练方法完全相反的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增加杀伤力。大家当然可以试一下。当你练的感觉越沉实,杀伤力就越大,越是放松穿透力就越大,大家可以练出感觉后体会体会就知道了。至于为什么这样呢?大家练出来后自会悟到了。

       说到穿透力可能是某些练家梦寐以求的东西,但在意拳里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穿透力都打不出来,意拳就不用练了。

       穿透力是什么?就是打其前痛其背,打其表伤其内,只有穿过表面的肌肉和骨骼,深入攻击对手内部脏器才是最有效的攻击,因为内部脏器是没有抗击能力的,它们需要肌肉和骨骼的保护。

      意拳是怎样把力穿透进去的呢?是力传导,力传导意拳独特的方式,是在练出感觉的情况下才做出来的,不同于平常人说的蹬地转髋拧腰之类的,那种方法太慢且形散。

      意拳找到感觉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杀伤力和穿透力,更重要的是保持间架,只有保持间架才能在实战中无论如何变化都要保持最佳状态。即有利于防守,又利于进攻。无论何时形都不散,形不散要靠内在的支撑,内在的支撑就是靠这些感觉。

      在通过细微的感觉,慢慢感觉越来越强,这样在实战中与对手肢体接触是,能体会到对手的各种变化,进尔控制对手,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能抓住战机,击几对手。在实战中不论进攻,还是防守,根本不用大脑想。用脑子想就慢了,全凭感觉,应感而发。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