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是把别人的变为自己的,绝不是练。 学多了有了自己的东西才有资格说参考别人的。 故首先是学(都上学,为什么有人是学者、科学家?则与个人要求有关) 练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 先要形似,不要神似形不似,那是魂不附身,写像了则也是半仙之体了。 习字可写三遍,然后分析哪一笔对,哪一笔不对,该改哪一点,一定要找到根源,即会否定自己。 习拳也是一样的道理。 2 博采众长,练到一定水平,即易发现别人之长处,如中国跤、拳击中勾拳及力量训练、体能训练,广泛吸收,不墨守陈规 3 练时想到用。有创造、有发挥、提高兴趣。武是一种素质,也许一生都没真正的用过,但并不遗憾。以这种精神和态度对待人生,无功利思想,素质能不提高吗? 4 当换了老师:各行都有此现象,尤其是武术。换了老师,肯定是认为第二个优于前,则常把第一个说的一文不值,瞎教,误了许多时间。即便真是这样,这怨谁呢?你自己应当是有头脑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选择自己满意的老师,学习中自己分析吸收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才能真正提高。世界各行都在发展,说明学生一定比老师强。人无完人,老师绝不是万能的天下第一,但只要不是整天瞎编胡说的老师,按其所能或自己还没达到,但能科学的使学生达到,这就是好老师。说真的,找好老师较容易,因可慕名,但找个好学生则太难了。 5 武术靠书、光盘传播是不是可以的?不单武术,京剧、唱歌、乐器~~ 这和上学、上大学一样,一班有众多人,人各不同。 难学难在不按部就班,总想抄近路。 有了基础再学则容易了,正如孙存周讲,把拳练懂了,书上写的也就懂了一样。 求仙思想要不得,学一句咒语即可,那是不可能的。 [page]
张烈老师随感录(2) 中国武术与外国的球不同,球最怕没球迷看;而中国武术是关着门练的,根本不让人看。 7 打击是动能。 打击和挺举虽都是爆发力,但本质有区别。举重是肌肉力量去克服地心引力对杠铃产生的重力,是F=mg;他做的功是扛杠铃增加的势能,是无氧运动。 打击效果是打击时的即时速度,而最大质量不可能超过自身的质量,是如何发挥自己全部质量和如何得到最大的即时速度的问题。 什么是穿透?即速度没有减速、停止的概念。是受阻使能量合二而一,就像子弹打入沙袋后可产生摆动幅度。 8 霍元甲那个时代,拳是在社会中用的,水浒108将,个个是吃武术饭的(林冲是教头);现在的武术一是要参与,二不是为夺标,而是强种强国,焕发民族精神 9 我要求我的学生干一切事情必须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怎么赢的,决不可以用买彩票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干什么都碰碰运气,决不可取。干事儿都要尽心尽力,愿望总是什么都做到最好。 10 我写武术的目的:我把孙先生传下来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体会与分析介绍给爱好者。(我反对武迷一词,爱好者每天真练,不像球迷只啦啦队)若觉着对、有道理,经自己实践后运用到自己练的武术中。同时我也想抛砖引玉,把真正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引出来,使武术爱好者接触的都是精华,大家努力给武术爱好者创造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