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如何做到“松而不懈”? 谈到“松而不懈”,就不能不谈“紧而不僵”。因为“松”和“紧”是一体两面,相互为根,互相依存,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松”和“紧”是太极拳运动中最重要的一对阴阳关系。 “松而不懈”的关键是“顶劲不丢”也就是说,头要领起,“领不起则倒塌”。在技术上要做到“虚领顶劲”和“下頦内收”。 “紧而不僵”的关键则在于松肩、松腰、松胯。这个“紧”主要是指意念上的“紧”,也就是所谓的“弸劲不丢”。 另外,要做到“松而不懈”,手和肘不能无气无力的耷拉着。手是第一道防线,肘是第二道防线,要有重兵防守。这个“兵”就是“意念”。也就是说,要把意念贯注到手和肘。 太极拳在“松”字上下功夫,也在“松”字上出功夫。但“松”不能过头,这就需要“紧”来制约。太极拳运动是韵律运动,有松有紧,有收有放,一张一弛,松紧得度。 诗曰: 心平气和体放松,意念不可一时无。 松而不懈头要顶,紧而不僵把胯松。 [page]
第十七讲: 关于“意气分离” 太极拳常讲“意到气到”,意气本不可分。我们在这里假借“意气分离”,是为了说明在同一个动作中,意气的相反走向,从技术上做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有左就有右”,从而达到拳术要求的“支撑八面,中正安舒”。 比如“金鸡独立”和“白鹤亮翅”:两个势子都有往上穿的感觉。在这里,“意气分离”是指意要往上,气要下沉。实际上是,既要有上意,也要有下意。手往上穿,膝往上提,但重心不能浮,要沉下去,根不能丢。 相反的例子是“海底针”:意往下走,气往上行。也就是说,这个势子是向下的,但不能只顾一头,还要有上意。“单鞭下势”也是如此:前手往下往前穿,后手要在后上方钩起拉住。 总之,意气分离”是指要有对拔,要形成争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从上面的例子看到,“意气分离”不是说“意”和“气”可以分家,而是强调“意”要送达两头,要照顾到上下、前后和左右。唯有此,才能满足太极拳“圆”和“中定”的要求。 诗曰: 上下左右和前后,意气分离去两头。 相互对拔分两仪,中定存在争力中。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