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孙安光太极拳讲座2.3

2009-11-2 08:23|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2902| 评论: 0

 第二讲:

 太极拳要找什么感觉?

 太极拳的慢练主要是为了让全身各部动作到位,找到感觉并强化这种感觉。比如说,头要有顶的感觉,项要有竖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顶头悬”,“虚领顶劲”及“下頦内收”的太极拳要领。想一想一些少数民族头顶水罐和包袱的样子,再体会一下如何把重物加在自己头上。

 再比如说,练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如何“形于手指”呢?那就要有“虎口张开”,“坐腕”,“掌顶前”,“拇指小指相合”,“顺缠或逆缠”等技术动作。把意念送过去,把动作做出来,动作到位了,感觉就有了。

 以上说的是身体的感觉,练太极拳更要找精神的感觉。立身中正,端庄大方,思想和天地合一。动则天马行空,腾云驾雾,高山流水,势不可挡。定则高僧大德,帝王之相,凛然正气,威不可犯。

 诗曰:                                       

动作缓慢求到位,意到形到感觉到。

支撑八面气势大,思想境界比天高。

[page]

 

 

第三讲

太极拳与打通“小周天”和“大周天”

 “小周天”和“大周天”是气功术语,讲的是内气在体内的循环。“小周天”一般指通过默想穴位等意念活动,完成任督两脉的内气循环。“大周天”指大循环,用导引法使内气畅通于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

 太极拳不讲大小周天,倡导自然呼吸,自然用意,但有“舌顶上顎”、“提肛溜臀”、“尾闾内收”的技术要求,这样就和“小周天”的“搭鵲桥”“过会阴”等实际操作不谋而合。又有“行氣如九曲珠”,“气遍身躯不少滞”,这和“大周天”所描绘的练功效果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强调“腰为轴”、“气沉丹田”、“气貼背,入敛脊骨”及“拿住丹田练内功”,主要练的部位就是脊椎和丹田(小腹),这正是“小周天”的辖区。我们可以判断自己“小周天”通不通,只要问问自己:颈椎痛吗?腰痛吗?大便通畅吗?子宫有肌瘤吗?阳刚不举吗?

 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断论,所以说,如果“小周天”尙且不能全通,那么“大周天”的实现可能只有再回到母腹里了。

 诗曰:

自古真传世间稀,大小周天人不知。

任脉督脉行无阻,气遍周身不少滞。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