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松在琴弦上

2009-9-30 16:44|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573| 评论: 0

 著名京剧琴师燕守平,前几天不经意间在央视戏曲频道看到了他和妻子马小曼的合作,虽然我对京剧的名段能欣赏一点,但还不至于把名角,甚至琴师们能如数家珍般的记在心里,吸引我目光的是燕老师在演奏时的动作,比较了同场多位琴师的演奏过程,我越发为燕老师的境界所折服;
    无论是表演、歌唱、演奏、拳法,甚至是各种劳动过程,他们的至高境界都是相通的。
    燕老师的表演正验证了这一点;从他的二胡表演中让我看到了至柔即至刚的拳法,不像一些琴师的摇头摆尾,不像某些琴师的僵硬不化,看到的是松静自然的动作,头、颈、肩、肘、手甚至手指的柔顺、流动转化成了抑扬顿挫的琴声,使每一个音符都能被最直接的从心里面传达出来,这跟太极拳法中“九松十要一虚灵”、“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等要求不谋而合。太极拳理强调用意不用力,力随意动,没有周身关节的大松,则力不能达意,整个身体就会分散而没有合力;意都不能传达出来,还谈什么化劲、发人。
    所以无论什么形式的功夫,都像歌唱、表演等艺术形式一样,发自内心的感动传达出来,才能感动别人;至于怎么发自内心?怎么传达出来?怎么扩而散之?那就要不断的在拳架里、推手中、生活里反复体悟了。
    功到自然成,此功非彼功也。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