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与心理学生理学关系

2009-9-7 08:12|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5208| 评论: 0

 一、太极拳与心理学之关系

太极拳主身心合练时务须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语见行功心解)乃能尽其妙用此种练法纯以心理作用为其根据极为真实可信盖吾人精神力量至为伟大能使人之生理作用完全受其支配其甚者如笃信宗教之人能跣足行火上不畏烫伤或蹈白刃而不感痛苦其浅者如人逢喜事每觉四周景象皆饶佳趣且能增其食欲是等现象皆足为心理作用影响于生理作用之明证须知吾人神经作用因其生理组织有中枢与末梢之分故所受外界刺戟亦有感觉与知觉之不同感觉者乃神经末梢受外界刺戟而起之一种单纯作用初无认识外物之力如声感于耳色感于目以及臭味之于鼻舌皆为生理上各种感官所应有之感觉其作用但能感觉于前不能想象于后继感觉之后而立即加以想象者则为知觉知觉者乃由感觉之波动经神经纤维而达于神经中枢所发生之想象作用也知觉为吾人种种观念之发源地观念与运动中枢有极密切之关系如思执物而手自动见酸梅而口即流涎皆为吾人观念驱使运动中枢所发生之生理现象今之催眠术及心灵术等即利用此种心理作用以发挥其不可思议之功效凡稍知心理学者皆能言之太极拳各种姿势平淡无奇练时又不许用力(未练拳术之人所用之力多是蛮力在拳术中谓之僵劲)初学之人不知其意味所在常易发生厌倦实皆不知利用心理作用之过行功心解第一句即说以心行气盖即示我人以最大要诀无如初练之人每以为拳术一道非教师以灌溉方式传授弟子则必难得其法术实为一大误解不知教师所负之责任在能示人以正确之方法而已若夫术之得与不得则在学者对于教师所示之方法是否忠实练习以为断即如以心行气一语原是一正确之方法而学者多未尝注意及此乃欲藉平淡无奇之姿势依样葫芦以为入道之阶宜乎其不能有功矣然则究应如何方为合法以最普通用语说明之即所谓想当然耳想当然者乃一切动作吾人应确信其必有当然之效果而加以想象之谓也如意欲行气则应作行气想如意欲沉重则应作沉重想如意欲沉气则应作气沉丹田想推之一切方法凡有所欲皆应作如是想此种方法一经道破固极简单然其效验亦非一蹴可几十三势歌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盖即指此而言故欲见效必须练习之人每当行功之际不问其效果如何应时时作如是想无稍间断久而久之由习惯而渐成自然则一切想象力能支配生理作用以遂其心之所欲实为当然之结果太极拳经「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等语即与此意相符学者切勿以空论视之是为至要著者初习太极拳即深信斯术与心理学极有关系去岁得一女弟子练不多时便着奇效初颇以为异嗣知其曾习心灵术乃益信拙见不虚惜著者对于心理一学未尝深究故仅述其大概如是亦不知所说当否甚愿海内宏达进而教之俾斯术益见昌明固非著者一人之私幸焉

二、太极拳与生理学之关系

凡拳术皆有一定之姿势之优劣与人之生理作用至有关系太极拳一切姿势平淡无奇或有疑其功效浅薄者不知其各种姿势无不吻合于生理原则也著者不敏请为择要分述于后

一、 虚领顶劲

人之头部大脑在焉大脑皮质有种种神经中枢分司人体各机关指挥之责其重要自不待言头容正直为各家拳术所同有之姿势正直之法切忌用力用力则肌肉收缩颈部必立形木强其流弊所至不但有碍于血液之畅行与呼吸之顺利且足使大脑皮质(即各种神经中枢所在地)与脑脊髓间之连络在无形中发生障碍及不良之影响是可断言太极拳对于头部之姿势曰虚领顶劲一名顶头悬顶劲者谓如有劲直贯于顶虚领者谓当用虚灵之意(即不用力)自引其顶顶头悬者谓人之头顶当如悬于空中一般合而言之即谓人之头容须于正直之外兼有虚灵自然之妙方为合法十三势歌「满身轻利顶头悬」句及行功心解「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句皆与虚领顶劲有关不可不知此头部最重要之姿势也除此以外尚有须同时注意者三端附述于下

1. 忌努目
练太极拳务须态度沉静力避剑拔弩张之态太极拳「神宜内敛」句行功心解「神舒体静」句及「外示安逸」句均是此意用力努目既为眼球随意转动之碍且使精神外露亦有提气之害即在生理方面说眼肌不可过劳眼球当顺其调节作用努目适与此背切宜戒之

2. 口宜闭忌咬牙
人之呼吸按照生理本应由鼻空出入闭口之效即所以养成此种良好之习惯也唯用力紧闭则失纯任自然之意且齿部过受压迫亦与生理有碍不可不慎

3. 舌抵上颚
此法能使口内唾腺时时分泌津液以为润喉之需盖初练之人一经动作则血行必渐加速易使咽喉干燥而碍及呼吸殊与调息有关若行此法其弊自免且能补助消化作用尤有注意之价值也。

[page]

 

二、 涵胸拔背

从生理方面说人体之强弱与肌肉运动力之强弱常为正比例体操与武术所以能使人强健者其原因即在于增进肌肉之运动力耳唯人体肌肉有随意肌与不随意肌之分随意肌常随意识而运动不随意肌则属自动性质而不受意识之指挥故欲增加不随意肌之运动力除功深之人能利用心理作用外初学之人则非藉重于适当之姿势不可太极拳对于躯干部分之姿势其最要者曰涵胸拔背涵背胸者乃使心窝微向内凹俾内部横膈板因胸壁向内压迫自然降下以为沉气之助也拔背者乃使背部微如弓背之突出俾脊柱之背椎部分(背椎亦名胸椎在颈椎与腰椎之间此部分之脊骨因受重量压迫常成前挺式浅弓形)可由前挺式浅弓形练成后挺式浅弓形俾背椎部分因前后皆能运动而无形中脊柱全部可使回复初生时之垂直性拔背之用在拳术技击方面说亦有极重要之关系盖背椎前挺则气贴于胸而成上重下轻之势最易受击而倒且脊柱作前挺式浅弓形则腿部之力(太极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即谓发力之源在于腿也)经脊柱中部而直达于两臂其势不顺尤为发劲之阻碍行功心解「力由脊发」及「气贴背」二语即指此种功夫而言又涵胸拔背之姿势虽与静坐式之三折形相似然太极拳系由动而静与静坐功之由静而动途径实不尽同故太极拳之涵胸拔背亦不可误为固定之姿势必须随势变动乃能直接使肋间肌与横膈板增加运动力间接使内脏不随意肌增力运动力俾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生理作用因此而呈良好之现象其为重要更不待言此外应附带注意尚有三要点略述如下

1. 松腰
松腰者拔腰之反也拔腰有提气之弊故宜戒之松腰则气自下沉能使两足增力下盘稳重且上下肢之虚实变化有不得力处亦全恃腰部转动合宜以资补救松腰则肌肉舒展可使腰部感觉灵敏转动便利于技击上有重要之效用若从生理方面说则松腰可使腹式呼吸增其容量即拳术家所谓沉气功夫也又腰部常作适当之运动与肾肠两机关亦有良好之影响太极拳论「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句十三势歌「命意源头在腰隙」句及「腹内松净气腾然」句皆指松腰而言不可不知也

2. 尾闾中正
尾闾即尾?骨在脊柱之最末端此处若不中正则脊柱之直度必先受其影响而精力亦难于上达矣十三势歌「尾闾中正神贯顶」一语即是此意又初学之人每遇重心在一足时(练太极拳两足须时时变换虚实为重要原则之一)其侧身迁就之姿势往往过于必要之限度易使全身骨骼陷于不自然之状态甚与生理有碍尾闾中正一事尤宜加之意也

3. 垂臀
此言蹲身时宜使臀部下垂方为合法之姿势盖初练之人稍稍蹲身便将臀部外突致使脊柱椎骨间受不自然之压迫最足为松腰拔背之碍故亦为应注意之一点也

三、 沉肩垂肘

四肢运动为随意运动其运动之当否固由于意识之精粗但不良之习惯亦能使意识失其效用故初练之时虽属随意运动亦非有相当之注意不可太极拳对于上肢部分之姿势其最重要者曰沉肩垂肘沉肩即寒肩之反寒肩者如人畏寒而两肩上耸也此种姿势最足阻碍膊带部分(即肩骨锁骨及其肌肉等)之发展而使胸廓受不良之影响殊与生理不合沉肩之功效在使肩部松垂以为沉气之助并使两臂于发劲时可免牵掣之累寒肩则适得其反故拳术家均引为大戒垂肘为沉肩之联带姿势肘如张翅不但为沉肩之害且使肋骨部分失其严密之护卫亦不可不知也其关于手部之姿势约有二端如左

1. 舒指
此言手指须有舒展之意切忌用力拳曲或过于硬直即遇握拳之势亦宜松不宜紧庶符全身悉任自然之意须知手指之姿势在太极拳中实为全身运动之导线并非以此为攻击敌人之唯一武器也太极拳论「形于手指」句即是此意

2. 突掌
此言手掌表示前推时须使掌心微有突意以为引伸内劲之助论其生理作用则有舒展臂腕肌腱之效故不可忽然亦不可误发劲而过于用力盖过于用力非僵即脆僵则滞钝脆则劲断均与太极拳运劲之道不合学者不可不慎焉

四、 川字步

太极拳之桩步通称川字步即两足前后立足尖俱向前须在两点上如? .形或 . ?形前后斜度及左右距离宜就身就身躯高矮以为伸缩之标准蹲身亦不可过盖于费力既与生理不合且易引起呼吸紧促尤为沉气与调息之大碍不可不注意也又步之虚实亦有一定之姿势大致如左

(甲) 虚步
两足时时变换虚实使全身重量由两腿轮流负担既可调剂疲劳且予骨节以相当之活动此太极拳川字步合于生理关系之优点也虚步之姿势以能随意起落为最要腿弯应伸应屈既不如外家拳限制之严足尖或足跟亦可顺势起落以符自然之意切忌自相牵掣太极拳论「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等语系概指两腿而言学者未可以虚步而忽之也

(乙) 实步
实步即虚步之反最要之姿势为腿弯不可伸直盖不如此则全身重量偏于骨骼之支撑不但有形势不稳与变换不灵等弊病且肌肉部分因此减少锻炼亦非生理所宜也

以上各点系专就固定之姿势略述大概阙漏自所不免其未尽之处为行文便利计当于第七八章中附论及之割裂之咎阅者谅焉。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