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析书法的阴阳问题,毛笔为阴阳两体的结合,阴为笔毫,阳为笔杆。 我们看看人体的阴阳,不经训练,我们的人体力量是阳盛阴衰,这种力量表现出来就是单一而不具有平衡相互性,缺乏一种柔韧美。 初学书法,由于阴性力量的不足,当我们抓紧了笔杆的时候,也就停止了我们想表达书写书法作品的意愿.有一句俗语:心有余.力不足.这力不足就是我们自我意能与本能之间力的脱钩而造成的,是一种只有阳刚之力,没有阴柔之力的具体表现. 怎样合理自然的解决这两种复杂的阴阳之力的关系呢? 我们看我们的本能体力和笔杆由于都是属于阳的形态,那他们的结合是很容易的事,一把抓起就是结合.如果说运用,那就很困难了,因为抓住笔杆只是一种力的表示<阳>,在这个笔杆上还有着笔毫,阴,,在只有这一种力的情况下, 人与毛笔是绝对不会统一在一起的.如果我们要想达到书法书写中的阴阳结合,那么,我们在书法书写过程中必定要通过意能作用,产生本能世界的第二种力.这第二种力就是在肌肉之力的长期训练后所产生的一种以阴面肌肉更多参与的相互肌肉力量,这种特殊的力量我们暂且叫它筋骨之力.这筋骨之力在书写书法形式中的作用,是在第一种力<肌肉力>与第二种力(阴柔力)相互作用的骨力下产生了一种或展或收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功能,这或发或收的骨力在阴阳肌肉相互制约的前提下,可以使我们在书写书法作品中,产生一种已经在笔杆上停止运行的肌肉之力时有了继续往下走的路线与感觉,于是这种筋骨力的作用,则可以使我们的笔毫力透纸背,然后根据书法修炼的要求使笔毫与纸的结合,产生完美灵活的线条形态. 这样,这第二种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总结这种力是在第一种力与第二种力的作用下由于筋骨力所产生的功能,在一,二种力的结合下,我们的线条冲破了第一种停顿的制约力,使这股结合的力直冲笔端.再进一步在筋力的作用下如环无端使这股力能在纸上做出灵活的应用行为. 书法到此我们一般都会沾沾自喜,可是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这种我们得来的腕力之运用难以在整体运化中达到轻车熟路,出神入化的程度,很多书者书写大作品的时候不能一气灌之,不能尽书其意,这是自然的,因为他又受到了一种乃至多种力量的制约,即全身的阴阳与笔毫的阴阳关系。 [page]
袁争真先生在此说到了第三种力的作用。 第三种力的作用:在熟练地运用了以上一,二种力的表现技巧后,在你的内在世界会逐渐的感悟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这样,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对万物变化规律的感受,随著你的深入自然会产生一种激情能量.这种统一了自我内在世界,本能世界,行为世界的巨大激情,在书写书法作品这一行为表现中,我们会爆发出对外在世界进行渲泄自我激情的一种无限之力量,这就是作品。 这里不得不说一点抽象艺术的话,我没有学过西方艺术,不知他为何这么说起,对于抽象我的理解是体现本质轻而注重了感情重。其实,在我们古代早就不稀罕了,大泼墨中随处可见,在书法艺术中草书就是,只是有抽的轻,有抽的重罢了。 这样一来,在我们书家就有了分歧,有要求中规中矩的,有要求峻险而不突兀的,不一而足。 我说,那是有与无之间互相变化的结果,在书家规矩中的书法抽象艺术我们似乎比较好理解,可是脱离了规矩我们就难能再懂,其实,真正的大家他是没有规矩的,这样,一位书家真正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义,全是宣泄而为,何谓宣泄?情之所至,意之所归也。意在哪里?无拘无束抽象也!中规中矩你倒懂了,无拘无束你自然骂了。怎样用墨,怎么布局,字的大小,何种的线条,一泻千里,婉转悠扬,枯枝残叶,,,,,,全是自家说了算,您能与他合拍么? 米罗许多的作品,他不说,我们永远都是迷。这就是抽象,一首晦涩难啃的现代诗。 为文还是袁争真先生的原文,我做了一点点添补。里面也有张五常先生的意思,下面是两位先生的博客小舍,希望学佛修道学书的学子过去看看,这是我的意思。http://blog.sina.com.cn/u/1216171175 http://blog.sina.com.cn/zhangwuchang 另:争真先生是以气功为法,我以武学为法,大同小异,本是一宗。 待续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