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持人李教授、各位贵宾、各位小姐、先生。大家好。今天是「97北京体育保健康复养生学术会」开幕式暨「97北京体育科学和运动医学专家专题讲习班」结业典礼合并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举行,肇平应邀参加感到非常荣幸。并承大会主持人要我同各位专家作一专题讲演,尤感荣宠有加。 中国老教授协会体育科学专家委员会、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家庭师范院校体育保健研究会,是中国三个私立最高体育科学专业保健研究单位,他们不但对「体育保健康复养生学术」有深切之研究,且举办「体育科学和运动医学专家专题讲习班」希望「北京体育保健康复养生学术年会」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这种远大的胸襟与前瞻性的行为,实在值得吾人敬佩。 「体育保健复养生」,是我们东方文化之瑰宝,是我们先圣先贤实践创造,推陈出新的「预防医学」。所谓「上工治未病」,数千年来,中国广大农村人民赖以袪病强身、益寿延年者以此。今日风行于中国,流传于全世界之太极拳,可以说是「保建康复养生体育」中之最佳体育运动;因为他是主张「动静合一」、「内外合一」的养生运动。 欧风东渐,西方的体育运动不断输入,体育科学与运动医学不断更新。而依据多年来事实的证明,太极拳运动是最科学的「整体运动」、是最完整、最进步的「整体治疗」、「细胞治疗」;是任何体育运动都比下上的。虽然曾经有人说:有运动就有伤害,有伤害就有治疗,有治疗就有医学。这对一般运动来说,确是如此;但对太极拳运动言,打太极拳不但没有运动伤害,而且是一种「预防医学」、是一种「整体医疗」。他是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他会给人有最高的享受,过最妙的生活。 太极拳既称为拳,自然有他技击的功能。既有技击,便有伤害,既有伤害,便有医疗。是以自古以来,历代大师授徒,都是先教救人,后教杀人的。全国为地到处都有国术馆,到处都有推拿接骨、跌打损伤的,武师就是基于运动医学「不知生,焉知死」的理念而来。大凡是拳,不出手已,一出手就要见红,这便是「拳术」的「残」「狠」之处;太极拳则不然:教学太极拳的人,心中只有仁道、文化、卫生、长命、谦和,绝不会与人争长短,或狭路相逢,逼得非出手不可,亦只能点为止,让人知难而退。学太极拳能够做到这步田地,便有大成。 体育项目相当多,今天进入世界运动会的便有数十种。不管你做什么体育运动,只要有恒心,天天去做,对身体自然有好处。不过很多运动项目,不是有性别限制,便是有年龄限制,不是有金钱限制,便是有场地限制;独太极拳运动,既不受年龄性别限制,也不受金钱场地限制,只要你下决心去学,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效益。有人说学太极拳是付出最少,收获最大的一项运动。宜乎太极拳会在今日能普及于全国每一角落,流传于世界各地。 台湾太极拳运动相当普遍,从民国三十六年陈微明先生来台访问后,各门各派的太极拳便在各县市展开活动。四十五年有「中美经济文化协会太极拳委员会」在台北市成立,五十五年十一月更名为「中国太极拳学术研究会」六十五年更名为「中华民国太极拳协会」,八十二年一月更名为「中华民国太极总会」,现有省、市、县、市太极拳协会二十五个,各机关、学校团体直属分、支会四十八个,总计有七十三个单位,十多万会员,而太极拳之运动人口则在数百万人以上。六十九年成立「太拳国际联盟总会」,现有四十五个国家成立太极拳总会或协会。由于我们完全是自费活动,政府没有一点补助,无法训练大批教练出国施教,所以发展较慢。 谈到「体育养生」,刚才讲过,这可是我们东方独有的文化,早在数千年前使已很丰富了。与西方的「以大欺小」、「弱肉强食」、「以快打慢」、「强凌弱、众暴寡」是不同的。老子的思想就是主静、用虚、贵柔、尚阴、守雌、处下、崇退、取后、为客、法水、居弱、出奇、无为、不争等;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无为而无所不为」。主张「以柔克刚」、「以弱对强」、「以小制大」、「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顺避害」。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正复为奇、着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之所优」。突出从反面和否定去把握事物,所以体现在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和演练方法:「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感」、「因应自然」、「引劲落空」、「借力打力」、「守雌、守辱、守黑」。「不争」、「虚心实腹」、「养气」。所以太极拳为各拳之首,是最高的气功。是袪病健身、克敌防身、健康快乐,益寿延年的最佳体育运动。 本文是前张理事长肇平应邀参加九七年北京体育保健康复养生学术年会时致辞的讲稿,具参考价值,特刊出以飨同道。编者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